自然与场域的对话
近日,由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《建筑环境植物造景》与《专业考察》课程汇报展开展。此次展览通过展示本学期22级环境设计1班的两门课程作品,旨在呈现环境设计系阶段性教学成果总结,也是对实践教学持续探索的体现。
1课程介绍:
《建筑环境植物造景》课程为环境设计专业核心课程,该课程融合了科学、自然与艺术知识。课程学习帮助学生构建植物基础理论知识,掌握常见园林植物代表种类的形态特征、习性和用途,掌握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流程和方法,使得学生具备多种类型绿地的植物造景能力。
《专业考察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,该课程融合了实地调研、理论分析、案例研究与设计实践。课程学习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真实的设计环境、社会文化背景、空间使用需求及行业前沿动态,通过亲身体验和系统观察,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场景紧密结合。
2022级环境设计1班全体学生
课程展内容介绍:
本次建筑环境植物造景设计主题为“自然与场域的对话”从文化、时尚、文艺、虚拟等多维度元素融合,涉及植物科普手册、虚拟植物手册、特色植物科普趣味卡片、植物明信片、植物主题艺术性植物手作、特色植物主题文创产品、微缩植物景观、环保再利用等共60余件作品展览。设计考察课程成果展则聚焦城市文化、传统造园、城市微花园、古建筑、艺术商业空间、工业遗址再生等方面以3000余张素材为基础,记录视觉手账笔记,成为“调研—设计”全流程闭环式教学。这次展览既是同学们阶段性学习成果的集中呈现,也是实践教学与创新探索的缩影。
2植物手作作品展示:
3考察手账:
专业考察成果以手账、展板视频为主,记录着同学们在考察过程中精选的考察照片和干货内容。
4布展现场:
本次展览分为三个小组,在一场植物主题活动的璀璨呈现背后,是多个小组同学多日共同的探索。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对植物美学的追求。
布展组进行布展规划
各种与植物相关的知识科普手册
导师寄语:植物是自然的诗行,场域是设计的舞台。本次展览呈现环境设计专业两门核心课程的实践成果,共同演绎从认知自然到塑造空间的设计思维闭环。相较于以往相对独立的设计课程,本次展览还包含展示设计、摄影、计算机制图辅助等多门课程进行联动式教学实践,同时结合外出设计考察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总结归纳。希望通过本次课程的相关成果,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一次植物基础知识和自然生态教育的科普,增进大家对植物和自然的了解与热爱,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,使得全校师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和了解校园空间,为创建文化校园景观空间贡献专业力量。
指导老师:王城力
一审:王城力 二审:张婷 三审:彭桂芳